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德国科隆展览有限公司
三,参展范围:
工具产品:
手动工具:防爆工具、汽保工具、工具箱包、工量具
电动工具:电动工具、电动工具配件
气动工具:气动工具、气动工具元件
机械设备:木工、喷涂、液压、包装、千斤顶、起重及吊索具
机电产品:泵类、阀类 、空压机、电动机、发电机、轴承、焊接设备、小型机械
磨料磨具:磨具磨料、切削工具、金刚石制品
园林园艺:园林维护和修剪产品、铁艺产品、庭院休闲产品、烧烤产品等
劳保防护:个人防护用品,职业服装及材料,安全生产监测仪表,安全生产设备
加工制造设备:金属加工设备、电机生产设备、检测设备、表面处理设备、热处理设备
建筑五金及紧固件DIY:
装饰五金、家具五金、门窗五金及配件:锁、地弹簧、闭门器、门当、门吸、控窗器、滑轨、铰链、合页、簧、拉手、插销等
紧固件:螺栓、螺母、螺柱、螺钉、自攻螺钉、木螺钉、铆钉、喉箍、垫圈、挡圈、销、组合件和链接副件、焊钉,紧固件生产设备、表面处理产品等
丝钉网:不锈钢丝、铜丝、铝丝、镀锌丝、电焊网、护栏网、石笼网、建筑安全网、输送网带、钢钉、家具钉、线卡钉、瓦楞钉等
管道链接件及玛钢产品:弯管、弯头、三通、法兰、异径管、封头、钢管、螺纹管盘管、承插管、厚壁管及各类阀门等
锁具、安防产品及配件:
机械锁:防火门锁、球形门锁、插芯门锁、执手门锁、箱包锁、家具锁、通道锁、插销锁、花色锁、安全链(销)、按键式机械密码锁、全机械密码锁、各种挂锁及钥匙等
电子锁:智能门锁、磁卡锁、IC卡锁、感应锁、指纹锁、数码锁、音控锁、门吸锁、生物识别设备等
车辆交通用锁:各类汽车锁、摩托车锁、自行车锁、各类停车场车位防盗锁及特殊规格型号锁具等
保险箱(柜)与安防产品:保险箱(柜)、楼宇智能系统、报警系统、防盗系统、对讲系统、监控系统与相关配件、数码产品及信息安全系统等
锁具配(附)件及相关技术设备:门窗五金、家具五金、锁具(钥匙)生产技术与设备、开(修)锁工具与相关耗材、设备等
展位费用:
光地(36平方米起)----------------------1,200元/平米
普通标摊(9平米起)------------------12,000元/9平米
标摊(12平米起)------------------16,000元/12平米

四,历届上海五金展数据:
2001年,首届定时定点的中国国际五金展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行,展览总面积12100平方米,参展企业306家,观众约10000人次。
2002年,展会规模达20000平方米,展商数量突破700家,展位数逾1000个,接待观众29569人次。
2003年,展览面积35000万平米,参展企业900余家,参展观众35408人次,其中海外观众2816人次。本届展会,科隆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携《应用天地亚洲展》加盟中国国际五金展览会,实现了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为中国国际五金展跃升为国际名展迈出了历史性的关键一步。
2004年,展会规模46000平米,参展企业1300余家,接待参展观众近37000人次,其中海外观众2499人次,跃居二大五金展览会。
2005年,展会规模达58000万平米,参展企业1500多家,包括200余家,参展观众超37000人次,其中海外 观众2600人次。
2006年,展览面积达70000平方米,参展企业1600家,其中海外展商148家,国内展商1452家,参展观众达38000人次,其中海外观众达2749人次。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和德国科隆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CIHS,全面推动CIHS发展成为展会。世界五金联合会第49届世界五金大会登陆中国,并于中国国际五金展览会同期举办,让中国五金、中国国际五金展览会的形象,直观地展示在世界面前,显示出中国五金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实力。007年
2007年,展会规模达90000平方米,参展企业1900余家,接待参展观众38000人次,其中海外观众来自82个国家和地区达3436人次。

2008年,展览会规模突破100000万平方米,达103500平方米,共接待参展观众39000人次,其中海外观众3053人次。
2009年,展会规模103500平方米,参展企业2016家,共接待参展观众40000人次,海外观众来自84个国家和地区共2851人次。010年
2010年,展会规模110000平方米,参展企业2300家,其中,海外展商208家,国内展商2092家,参展观众40829人次,其中海外观众2994人次,来自92个国家和地区。本届展会将建筑五金和锁具、安防产品以专馆方式展出。
2011年,展会面积达110000平方米,参展企业2400家,其中海外展商 239家,国内展商2161家,参展观众达41000人次,其中海外观众3292人次,来自89个国家和地区。
2012年,展会面积为130000平方米,参展企业保持在2400家,海外展商227家,国内展商2173家,参展观众达46368人次,其中海外观众4145人。2013年
2013年,展会面积超过130000平方米,参展企业2500家,海外展商200家,国内展商2300家,参展观众达38365人次,其中海外观众3146 人次。
2014年,展会面积保持在130000平方米,参展企业近2600家, 海外展商120家,国内展商2480家,参展观众达38332人次,其中海外观众3398人次,来自85个国家和地区。2015年
2015年,展会面积近150000平方米,参展企业2800余家,海外展商家分别来自德国、意大利、美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展商来自全国20个省、市和自治区,展会共接待观众50386人次,其中,海外观众来自93个国家和地区共约 3547人次。16年
2016年,展会面积近160000平方米,参展企业2920家,展会共接待观众52175人次,海外观众5948人次,来自86个国家和地区。年
2017年,展会面积近160000平方米,参展企业2950家,境外展商占20%以上,共接待观众52300人次,其中海外观众5926人次。第54 届世界五金大会在上海与展会同期举行,带来了全球的国际优质采购商和观众,为参展商提高品牌度、进入国际高端市场打开通路。2018年
2018年,展会面积150000平方米,参展商接近3000家,海外展商615家,接待观众51000余人,其中,海外观众5000余人。019年
2019年,展会面积超过150000平方米,参展商近3000家,海外展商近400家,共接待观众40000余人,其中海外观众近4000人。
2020年,新冠疫情突袭,展会停办三年。
2023年,展会共吸引68405名行业买家到场;2623家企业参展,其中海外参展企业608家;展出面积120000平方米;共计举办了325场商贸对接会。
2024年,展会共吸引72340名行业买家到场;2800家企业参展;展出面积120000平方米;共计举办了百余场论坛及商贸对接会。
五,2025上海五金展参展理由:
2025中国国际五金展览会(CIHS2025)——《科隆国际五金展》强力推动由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德国科隆博览会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北京合得沃会展有限公司承办。展会创办20余年,成就中国五金行业为成熟、具影响力的展览会,是中国五金产品内销与外贸的"主渠道",技术发展的"风向标"。
CIHS2025五大亮点,新装隆重登场
“企业”铸造“平台”
展会规模120,000平方米,参展商预计将达2,800余家。国内展商达2,100余家,将汇聚国内九成以上五金企业与产业基地。国际展商预计达400余家,将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数万件海外展品,是国际五金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站"。
“全门类”五金精品汇聚
展品涵盖工具、手动工具、电动工具、汽保工具、锁具、安防产品、紧固件、钉、丝网、管件、铸件、厨房卫浴五金、家具五金、门窗五金、装饰五金、磨具磨料、小型机电设备等"全门类"五金产品,"一站式"采购,是国内五金建材经销商、代理商,国际采购巨头的采购平台。
多重好礼,“礼迎”预登记观众
2025中国国际五金展览会(CIHS2025)将为2025年9月20日前登陆本站进行参观预先登记的观众准备一份惊喜大礼以及多项精心服务,包括免费获赠"参观证"与价值百元的《CIHS2025电子会刊》等,并有机会专享展期免费住宿和接送服务。
活动缤纷,“实现展与会的有效结合”

“CIHS创新优品”评选活动、数字赋能全球,跨境电商引领五金行业新未来主题论坛、深海掘金,贸易全球主题论坛、外贸新客如何获取流量主题论坛、京东 . CIHS工具采购节、京东智能锁采购节、第五届“金勾”锁具及工艺装备设计大赛、2025智能锁供应链论坛──暨配套厂商供需交流会、五金行业跨境电商发展论坛、电商采购专场、买家商贸配对会等
行业精英云集,构建“您的人脉网络”
五金制造、设备制造、经销、物流、认证、金融、传媒等行业的众多精英人士汇聚,连接上下游产业,共同参与行业论坛、研讨会等活动,为您构建和维护行业精英人脉网络,助您"如虎添翼"。

展馆地址: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SNIEC)由上海陆家嘴展览发展有限公司与德国展览集团国际有限公司(成员包括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 德国杜塞尔多夫博览会有限公司/ 德国慕尼黑国际展览中心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建造。作为中外合资合营的家展览中心,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已建设成为中国成功展览中心之一。
SNIEC拥有17个单层无柱式展厅,室内展览面积200,000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100,000平方米。自2001年开业以来, SNIEC取得了稳定增长, 每年举办约100余场展览会, 吸引400余万名海内外客商。SNIEC的成功运营凸显了展会经济在中国及东亚经济区迅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SNIEC很高兴能够凭借其先进的能力为中国和亚洲展会经济做出重要贡献
